党的十八大以来,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担当作为、奋力拼搏,系统谋划、协调推进校市合作,切实加强横向科研、成果转化、校友会等工作,社会多方互动合作,多平台竞相发展发力,各有收获,为我校转型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成果,提供了标志性、特色性方面的有力支撑。
2012年-2022年
非凡十年——校市合作
十年奋力拼搏
校市合作成果丰硕
这十年,我们着力完善制度
近年来,通过学习借鉴,结合我校实际,出台了《商丘师范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》《商丘师范学院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》《商丘师范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》《商丘师范学院捐赠管理办法》《商丘师范学院行业学院管理办法》《商丘师范学院关于经营性资产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》《商丘师范学院加强校友工作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成立二级学院校友分会的通知》等十多个管理性文件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,有效保证了校地合作各项工作扎实起步,快速发展。
这十年,我们着力搭建平台
成立商丘师范学院合作发展联盟,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台;成立商丘科学院,搭建了校地合作的平台;成立干质辣椒院士工作站和乡村振兴研究院,搭建了服务国家战略,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;成立曙光大数据、生命健康、汉文化旅游等多个产业学院,搭建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、引领学校转型发展的示范性合作平台;与商丘市联合成立华商学院,与规上企业合作共建N个(目前26个)研发中心,形成服务工业企业的实体平台。
这十年,我们着力理顺机制
近年来,完成校企合作项目1500多个,到账经费达2.7亿元,凸显了激励应用型科研转型,科技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提升。与柘城县共建“河南省干制辣椒产业技术院士工作站”,已独立筛选出3个簇生朝天椒优质新品种;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,完成15公里睢阳区临河店乡大沙河生态经济带规划等25个乡镇、120多个自然村建设规划;为河南丽群养殖有限公司进行黑猪新品种研发,获得世界农场动物福利金猪奖;与民权县、柘城县签订教育合作协议,选派730名学生进行带薪顶岗教学,既解决了地方师资薄弱难题,又拓展了学生实习就业空间;拍摄“游商丘古都城,读华夏文明史”8集专题片,全方位推介商丘古城厚重文化底蕴,并登录“学习强国”平台。历时2年打造原创民族歌剧《应天书院》,传承弘扬应天书院精神。以上这些成绩在促进学校社会认可度、美誉度提高的同时,有力支撑了学校的转型发展。
这十年,我们着力育人任务
通过金冠学堂、产业学院建设、职业技能培训与评价等途径,助力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。除积极推动我校科研成果、专利直接转让的“硬性转化”之外,我们探索通过技术开发、技术咨询类横向科研项目合作,实现我校科技成果、教职工科技研发创新能力的“柔性转化”,年均转化经费3000多万元,取得了全省同类高校领先的好成绩,被省教育厅评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集体。
这十年,我们着力拓展空间
这十年,我们着力夯实基础
汇聚多方智慧,以项目化实体化为目标,构筑校市融合“5211”工程。即“五院二中心一带一集团”:围绕商丘人才强市战略,打造华商学院(企业家学院)高端智库。围绕商丘产业立市战略,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。围绕商丘科技强市战略,推进商丘科学院实体化建设。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建设乡村振兴研究院。围绕商丘文化兴市战略,打响应天书院“千年书院”品牌;立足“人人持证、技能河南”建设,全力推进商丘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商丘市职业技能评价中心建设;立足商丘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合作共建环商丘师范学院创新创业产业带;立足教育强市战略,打造商丘师范学院教育集团。这是十年校地合作工作成绩的结晶,又是根据校市合作工作的新形势、新需要和新发展的升华。整体设计的校市合作发展规划,具有系统谋划、整体设计、分步实施的特点,为我校今后一段时间的校市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,获得了学校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广泛赞誉,2021年度获得全校唯一的“校长质量奖”一等奖。同时,商丘市政府每年拨付我校1000万元财政专项支持经费,标志着地方政府和人民对我校的信赖和期待,在此激励下,我们将继续创造更多的成绩,为学校快速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(供稿单位:校地合作与服务中心 审核:孙家付 编审:王希文 签审:冉祥华)